先看看下面幾個字你認識多少!
不著急查字典,先來瞅瞅他們分別代表什么東西吧!
這些器具雖美,現在卻只能擺在博物館里供我們欣賞,畢竟從實用角度來說,現在很少有人會用陶器和青銅器當餐具了……
有沒有想過,當工業融合了古時候這些元素會發生什么神奇的神奇
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現在的樣子
這組融合了工業與青銅器具的餐具的名字叫 L+鑄鐵系列,它們的作者就是 L+品牌的創始人和首席設計師:李鳳朗
在25年工業設計的從業生涯中,李鳳朗老師一直對中國傳統器皿有著濃厚的興趣。
這些器皿作為古人生活中的禮器和實用器,隨著被使用而從新到舊、從生疏到醇厚,它們不僅是美好生活的永恒記憶,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,體現了中國古人對食物敬畏和感恩天地的恩賜。
這些器具最心動的不是在與它多好看,而是在于它的功能,不僅僅局限于餐具
接下來說說他的材料
其實,從歷史和文化的屬性上,李鳳朗最先想到的是陶瓷。
從幾大名窯到高級餐具的骨瓷,李鳳朗都做了嘗試,結果發現陶瓷材料很難保證跨品類器皿的三足的強度。。然后他又評估了不銹鋼和玻璃,又發現它們無法滿足厚重的文化感受和功能需要。
直到有一天,李鳳朗突然想到:為啥。。不試試鑄鐵材料呢?
考慮到鑄鐵是質地粗糙的一種傳統工藝,如何能夠表達出從器皿上“長”出來三足的感覺,李鳳朗也進行了耗時持久的設計細節品質與工藝的對抗。
這樣反反復復的工藝與造型細節的推敲,前后經歷了八個月的時間。。。
通過自然提取的植物油,在特殊環境下,滲透的鑄鐵的毛細空隙,最大化阻止生銹。
在歷經艱辛后,這套產品終于出爐了~
李鳳朗設計的這組器皿沿襲了傳統器物的設計理念,既有傳承又融入了現代元素,完全打破了餐具的使用局限。
2018年,鑒于在文明延續的文化自信和創新性層面的成績,這組產品被中國工業設計博物館收藏。
2019/3/25
聯系人:王若谷
手機:136 6181 3373
電話:021-5106 1321
郵箱:sales@gootran.com
地址: 上海市 普陀區 真南路 710弄